美国财长贝森特刚向全球释放“中美谈判状态良好”的积极信号,转身就对中国石墨加征93.5%的天价关税,叠加旧税后税率飙至160%! 这场面似曾相识? 没错,又是美方谈判前的“标准操作”,用关税大棒压价码。 但这次中方压根没接招! 商务部冷处理贝森特的“甜言蜜语”,反手连续三个月抛售美国国债,直戳美国“借债度日”的命门。
前任财长耶伦急得跳脚:中国若带起抛售潮,特朗普的万亿《大而美》法案立马泡汤! 更绝的是,美媒彭博社曝出猛料:特朗普私下催着幕僚“速签协议”,公开却硬撑强硬人设,尽显色厉内荏。 这场博弈里,中方的沉默比炮火更有杀伤力,毕竟,当美国国债的“安全牌”开始崩塌,谁才是真正的纸老虎?
7月初,美国财长贝森特高调宣称中美谈判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甚至暗示原定的90天关税休战期可灵活延期。 市场刚松一口气,白宫反手就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加征93.5%的初步反倾销税,叠加既有关税后税率高达160%。
这批被针对的石墨仅占2023年对美出口额3.47亿美元,在中美全年6883亿货物贸易大盘中不过一粒芝麻。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美方选在伦敦经贸会谈前夕出手,摆明要复制“关税施压换筹码”的老套路。 用美国商务部内部人士的原话:“谈判桌上多一张牌总是好的。 ”
面对贝森特的“柔性喊话”,中方既未官宣回应,也没取消行程,而是用行动划出红线: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中国持仓再减9亿美元,总量压至7563亿美元,较2022年峰值累计抛售超2800亿。 这一刀精准扎进美国财政软肋,前任财长耶伦早已警告,美债作为全球金融支柱的信用正遭质疑。 若中国带头抛售引发连锁反应,特朗普靠发债支撑的万亿级《大而美》基建法案将瞬间断粮。
中国同步收紧稀土出口,对军用级中重稀土实施许可管制。 美国军工巨头通用汽车因钕铁硼磁体断供被迫停产部分车型,英特尔俄亥俄州芯片厂建设延期半年。 美企不得不向商务部申请临时许可,中方则“酌情”向汽车企业放行少量配额,既保供应链又显掌控力。
当博弈焦点转向7月下旬的伦敦会谈,美方“极限施压”的底气正被现实瓦解。 经济反噬首当其冲:美国对华145%平均关税已让本土企业叫苦不迭。 大豆出口暴跌47%,爱荷华州农民收入蒸发20亿美元;通用汽车因钢铁关税涨价5%,销量锐减18%。 高盛报告直指:核心通胀率年底恐破3%,衰退概率逼近50%。
盟友离心更让美国孤立。 墨西哥为避25%惩罚性关税,主动对华加征“防御性关税”;欧盟加速与东盟签自贸协定,中欧贸易额上半年激增18%。 特朗普力推的“对华关税同盟”沦为笑谈。
美联储为抑通胀死守高利率,但中方抛债加剧美债流动性恐慌。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5%,美股将暴跌20%。 ”
美国消费者正用真金白银为关税买单。 耶鲁大学测算:125%对华关税实施后,低、中、高收入家庭年损失分别达1300、2100和5400美元。 超市小票上新增“关税附加费”栏目,引发全网晒单怒骂:“一件中国产T恤多付8美元,荒谬! ”
企业端同样惨烈。 世界贸易咨询公司统计:新关税令美企年成本激增4330亿美元。 光伏巨头First Solar因中国石墨电极涨价,被迫削减电池产能;沃尔玛为平衡关税成本,全线下架300款中小家电。
反观中国,“西方不亮东方亮”战略成效凸显。 上半年对美出口虽降9.9%,但整体出口逆势增长7.2%。 宁德时代钠电池量产成本降20%,抢下全球40%份额;比亚迪泰国工厂辐射澳新市场,东南亚订单激增45%。
商务部用四句话定调中美博弈本质:历经风雨仍互为重要伙伴;互利共赢是唯一正道;分歧常态但对话才是解方;中国立场一贯坚决。 这背后是实力转变,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降至个位数,而美国国债30%由外国持有。 当贝森特喊着“谈判顺利”时,中方的沉默恰是最强宣言:能动手时,何必吵吵?
股票怎么杠杆,秒配A股,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