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中老年朋友来咨询:“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心慌,动不动就心悸,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还有人说:“一睡觉心跳特别明显,白天没事,晚上就乱想,是不是心血虚?”其实,心慌心悸确实可能跟“心血虚”有关,尤其是上了年纪以后,身体机能下降,很多人都会有类似困扰。但这到底怎么回事?心血虚又该怎么调理?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什么是“心血虚”?心慌、心悸是它的信号吗?
“心血虚”并不是西医里的心脏疾病名词,而是中医常说的一种体质状态。
通俗讲,就是身体里的“血”有点儿不够用了,或者说血液的营养、滋养能力下降,心脏和大脑都“供血不足”,就容易引发各种不舒服。
常见的心血虚表现包括:
心慌、心悸,尤其夜深人静时明显
睡觉容易多梦、易醒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面色苍白、唇色淡
手脚发麻、容易出虚汗
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色淡
如果你经常有以上几种情况,特别是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甲亢等疾病后,大概率就是“心血虚”在作怪。
年纪大了,气血生成减慢
人到中年后,身体造血能力下降,营养吸收也不如年轻时,加上有些人本身脾胃功能偏弱,血液自然就“供不应求”了。
饮食不均、节食或营养不足
有些人为了健康过度忌口,长期吃得太清淡,蛋白质、铁、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贫血,气血两虚。
情绪波动大、长期熬夜
情志不畅、经常焦虑、忧思过度,或者长期失眠熬夜,也会消耗心血,让人心神不安。
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高血压、肠胃病等慢性病人,身体消耗大,营养跟不上,也会加重心血虚。
想改善心血虚,关键在于“养血、补血、养心安神”。这里给大家列一份简单实用的饮食清单和生活建议:
1. 饮食调养——这些食物多吃点
富含铁的食物:瘦牛肉、动物肝脏、鸭血、猪血、蛋黄、黑芝麻、黑木耳
富含优质蛋白:鱼、虾、豆腐、豆制品、鸡蛋
养心安神的食材:龙眼肉(桂圆)、大枣、莲子、百合、枸杞、核桃
深色绿叶蔬菜:菠菜、苋菜、油麦菜、紫甘蓝
补气生血杂粮:小米、糯米、红豆、黑米、薏仁
简单食疗方:
桂圆红枣枸杞茶
桂圆、红枣、枸杞泡水,早晚各喝一杯,对养心安神、补血有帮助。
猪肝菠菜汤
猪肝和菠菜一起炖汤,每周喝1-2次,对改善贫血和心血虚效果不错。
黑芝麻核桃粥
黑芝麻、核桃和粳米一起熬粥,适合早餐食用。
2. 良好作息,减少心血消耗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
中午适当午休20-30分钟
工作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
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调节压力
3. 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太极、八段锦、慢走、广场舞等柔和运动更适合中老年人
不要突然剧烈运动,避免气血耗散
4. 必要时科学用药,定期体检
如果自我调理后仍然心慌、心悸,建议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有贫血者需按医嘱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
心慌、心悸不是小事,不要单纯以为“补补血”就好。
建议先排查心脏、甲状腺、血液等相关疾病,排除器质性问题后再针对性调理心血虚。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血充足,整个人都会精气神十足!
送给每一位关注健康的中老年朋友:关心身体,从关注心血开始。只要慢慢养、持续补,气色红润,心也安!
股票怎么杠杆,秒配A股,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