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点,对于中国A股市场来说,这绝不是个简单的数字。
说它只是标尺吧,人家偏偏成为了股民心中的“心理高地”;说它没有魔力吧,每每沪指摸到这节点,市场那叫一个躁动。
2015年的杠杆盛宴,大家伙儿没忘,现在又嚷嚷着“4000点来了!”——这回呢?和以前一毛一样,还是换汤换药?
要我看,光盯着K线搞“缅怀青春”没啥意思,这一回背后,真正的故事其实在于资金态度、持仓结构的大变天。
真要追问一句:这4、5千点,到底谁陪你坐稳?又靠什么才能不被一波带走?
先别急,说个冷知识,中国股市这第4回杠杆到4000,有点不一样。
老股民念念不忘2015年那波神仙操作,成交额2万亿,杠杆加满,牛市谁都说猛。
但现在,1.2万亿的成交,说多不少,说少也不少。
有人慨叹,“这没有万亿盛世的激情,一半清淡一半热闹。”
到底是钱少了还是风变了?你品,你细品,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北向资金成了主角。
10月以来,北向净流入超800亿,这操作,比起七年前那帮追热点、炒概念的玩家理性多了。
往前推以前,题材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呢,都是银行、保险这类“老炮儿”吃香。
有私募说得透:“PB-ROE更匹配,市场早脱胎换骨。”
意会一下,这就像原先看脸谈恋爱,现在人人琢磨存款、学历、相处能不能走得远,稳不稳,成核心标准了。
在人们纷纷研究如何穿越不确定的大市时,三类“避风港”资产呼之欲出。
银行、电力、消费白马,这仨,简直就是股市三剑客。
说他们是避风港,是因为他们自带护身符——估值低,分红给力,跌下来还有人接,妥妥的安全三角。
先看银行。
要说今年最被低估、被嫌弃、被误解的板块,银行肯定说“非我莫属”。
你看看工商银行那套数据:4.5%的股息率,0.6倍PB,破净率高到70%。
社保基金可是稳稳地加了仓,上季度增持比例三年来新高,越跌越捡。
这逻辑很朴素:也许成长飞得慢,但防守没得挑。
甭管风怎么吹,有那么多“大象”站岗,你心里就不慌。
再瞄电力。
长江电力每年分红5%,水电这自动分红机,什么概念?
更别提火电转型的可能,煤价低迷,明年分红率6%不是梦。
和动辄25倍PE的风光电比,你说水电18倍PE,是谁逆天了?谁真诚?
这买卖,属实值得抄作业。
消费白马也没落下。
伊利、格力,不知多少小白韭菜从小喝到大、用到老。
现在PE不到20,分红3%以上,跌不得太多,回撤连主流热门赛道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生活本就离不开这些货色,小波动根本吓不倒它。
别以为风平浪静就可劲儿蹦,“成长VS价值”的大戏,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市场分化非常刺激。
创业板35倍PE,对着沪深300的12倍,那格局,比现实中的贫富差距还明显。
历史上但凡科技板块热度过高,科技成交占比超三成,后边回调八成跑不掉。
话都摆明了,市场也给出了信号——价值大方向,不见得能像成长那么爆表,但守得住,防得牢。
机构怎么做的?
三季度,公募大刀阔斧减持新能源,减了200多亿,眼神都不眨一下。
同时间,却加仓了电力设备、医药、防御类180亿,这一买一卖,堪称经典教科书演示。
无非就是“高切低”,追热的资金让位,理性的资金悄悄重构配置,轮盘转起来,赢的还是思路清晰的那波人。
不同人有不同打法,投资风格,堪称性格暴露测试。
稳健派,讲究靠山硬,讲个“三盾一矛”:70%硬塞银行、电力、消费组合,剩30%扔给货币ETF。
这组队模式,最大的回撤就是3.2%,可把你安稳送到会议室开会,别担心行情坐滑梯。
中庸型选手咋办?
一半打底买核心资产,三成押注储能、医疗这些还有戏的方向,留两成现金。
为啥?回调了买点,风浪来了扛得住。
数据都摆在那,半年年化波动16%,比纯成长组合少得不是一星半点,赢在“稳”字上。
至于激进玩家,看着4000点还想搏最后一把刺激?
拜托,“最后一棒”跑得最快,容易踩空。
别指望一飞冲天,组合要学会套保,比如搞可转债+期权对冲。
好家伙,现在期权隐波指数已经到警戒线,想玩就得玩Delta中性,别让市场把你洗出去。
要说这4000点能不能站稳,李大霄喊了那么多年“婴儿底”,这回有两大锚要死死盯牢。
一个是银行板块的北向资金,日均流入至少30个小目标,否则信心难稳。
还有就是成交额,得维持在一万亿的安全区,要是低了,踏空的节奏没跑。
旧日熙熙攘攘,今朝理性至上,金字塔分批买入,慢慢爬坡,比一次性All in要强。
马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开,大家盯得紧。
市场也开始热衷于“金字塔式建仓”,小步慢走,留条活路。
资深老司机的话一个字:4000点不是终点,更不是终极“分水岭”,穿越它,只有一个关键字——“耐心”。
别想着一飞冲天,更别怕短线起伏,真正的赢家,能熬过风浪,也禁得起漫长。
说到这,你是不是心里也打鼓,到底跟不跟?
投资本来也不是一场拼命赌局,更多时候,是和自己的贪婪、恐慌握手言和。
当你在4000点前踌躇不前时,那些能踩稳节奏,上下求索的“老资金”,其实早已悄悄完成了“重排座次”。
市场换道,规则升级,谁先看清新局,谁就是下个周期的“大赢家”。
哎,现在“白马跌出来的机会”,比曾经长牛慢牛里靠故事致富要靠谱太多。
从“高风险高回报”的幻影里醒来,选择更加厚道、确定性的价值股,也许正是这个市场波动大潮下最温柔的庇护。
最后扔个包袱:你觉得这回沪指真能把4000点踩在脚下,走成常态还只是昙花一现?
在巨变的格局里,你准备怎么调节心态和仓位,等待下一个市场“破局点”?
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一起碰撞智慧火花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股票怎么杠杆,秒配A股,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