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图片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应大家的要求,我们把文章也做成音频了,方便各位收听。
图片
一,疏调气机汤之我见
“气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此之谓也。”提示病机为疾病变化的规律,掌握病机是治病的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强调把握病机的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等。在强调把握病机重要性的同时提示病机与“气”的关系密切,后世医家学者更有提倡“万病一气”“一起周流”等学说者。由此,疏通、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变化必将推动病机的转变,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国医大师张震老认为疏调气机为中医内治大法之一,强调“欲求临床疗效的提高,勿忘对患者气机之疏调”,倡导诊治疾病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张老基于此思想建立了以疏利肝气与健脾补肾相结合,同时兼顾其它有关并发证候来统筹处理的“疏调气机”学术思想。
在“疏调气机”学术思想临床应用方面,并非单纯疏肝解郁。依据气机升降出入变化的规律,提出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侧翼之“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以保持人体气机之调畅运行,使体内气血阴阳得以协调平衡。张老亲自拟定并向同道举荐之疏调气机基础通用验方。
疏调气机疗法临证运用的具体代表是“疏调气机汤”,药物组成:
柴胡10g、白芍12g、枳实10g、
茯苓15g、白术10g、仙灵脾15g、
香附10g、郁金10g、山药20g、
丹参10g、川芎10g、薄荷6g、
生甘草6g。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补益脾肾、调畅气机、活血行血之功。主治肝失疏泄、脾肾不足、气机失常、血行不畅等证。
方中核心组成是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原为《伤寒论》经方四逆散。以上13味药依法配伍,散中有收,速中有缓,有升有降,权制得宜。既能解气机之郁结,又可行血中之气滞,健脾补肾,兼顾先后天之本,在祛邪的同时,亦能匡扶人体之正气。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疏调汤中诸药可以不同程度的从多方位、多层次、多靶点作用于病体,发挥综合调节效应,进而影响病证之转归,促进患者康复。在疏调气机汤的基础上加减变化又产生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衍生方,可用于临床诸多病症。
二,验案分析
在田春洪教授的指导教学下,笔者对疏调气机汤与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变化的基本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唐某,女性,53岁,主诉失眠5年余,入睡困难,甚时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伴见阵发性烘热汗出,口苦,烦躁,已经绝经4年余。因惧服“安眠药”一直未治疗。2025年4月23日于我处就诊。刻下诊见:脉弦涩,左寸弦滑,两尺脉弱,;舌淡红,苔薄腻,舌下络脉迂曲。
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辨证:气滞血瘀、心肾不交。
处方:疏调气机汤加味活血安神3剂,具体药物如下:
柴胡10g、赤芍12g、枳壳10g、
茯苓15g、白术10g、仙灵脾15g、
香附10g、郁金10g、山药20g、
丹参10g、川芎10g、薄荷6g
生甘草6g、红花6g、川牛膝15g、
桔梗12g、合欢皮15g。
服药3剂后患者复诊时反馈已能入睡4至6小时,效不更方,再服上方3剂后随访能入睡6至8小时。
案中患者脉弦而涩,尺脉沉,寸脉弦滑足见其气机失调,由此而血行不畅,产生瘀血,瘀血进一步阻滞气机运动,由此心肾不交,故而入睡困难,选用疏调气机汤一方面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另一方面斡旋中焦,健脾固肾,助气机升降,正中病机,故能得效。加味红花、川牛膝、桔梗乃是取血府逐瘀汤之意进一步增强疏调气机汤行气活血的功效。
由此案更进一步验证了疏调气机汤药物配伍构思之精细巧妙,在“疏调气机”学术思想与疏调气机汤的指导下,医者更容易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怎么杠杆,秒配A股,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